从冰封战士到传奇传承:美国队长的永恒之战与漫威宇宙的新篇章

“我会一直站起来战斗,哪怕遍体鳞伤、力量悬殊。”这是美国队长史蒂夫·罗杰斯(Steve Rogers)的精神内核,也是漫威电影宇宙(MCU)中最具标志性的英雄信条之一。那句“我能打一天”(I can do this all day)曾被反复玩梗,但当克里斯·埃文斯(Chris Evans)最后一次说出这句话时,它早已超越了台词本身——那是史蒂夫用一生践行的承诺。

在《复仇者联盟4:终局之战》的最后,史蒂夫·罗杰斯以白发苍苍的老人形象出现,将美国队长之盾与使命传承给了山姆·威尔逊(Sam Wilson)。镜头一转,画面切到1948年的美国小镇:年轻的史蒂夫与挚爱佩吉·卡特(Peggy Carter)在客厅里慢舞,背景音乐是凯蒂·卡伦(Kitty Kallen)温柔的《It’s Been a Long, Long Time》。这一幕,为史蒂夫九年的MCU旅程画上了温暖而圆满的句点(尽管传闻埃文斯可能回归,但或许不再是“史蒂夫·罗杰斯”)。

但漫威宇宙的故事永远不会真正结束——至少在漫画世界里,史蒂夫·罗杰斯的冒险仍在继续。2024年7月2日,漫威将推出全新漫画《美国队长#1》(Captain America #1),由作家奇普·兹达尔斯基(Chip Zdarsky)主笔,画家瓦莱里奥·希蒂(Valerio Schiti)和弗兰克·马丁(Frank Martin)参与创作。故事将聚焦史蒂夫“解冻”后的首次任务:当他从冰封中苏醒,发现自己已阔别现代世界多年,而一个熟悉的威胁正悄然浮现——年轻版的“毁灭博士”维克托·冯·杜姆(Victor Von Doom)已成为拉脱维亚(Latveria)的独裁者。

“史蒂夫曾是战场上的上尉,如今突然被‘解冻’到未来。但他骨子里仍是士兵,第一反应就是回到‘基地’——只不过现在的‘基地’需要重新定义。”兹达尔斯基向《SFX》杂志解释道。漫画中,史蒂夫将直面这位“权力狂热的欧洲暴君”。杜姆统治下的无辜平民,与史蒂夫记忆中二战时期的苦难如出一辙。更关键的是,这场“过去与未来的碰撞”将为拉脱维亚的未来埋下伏笔——第二章将直接关联现代漫威宇宙的时间线。

从预告画面看,杜姆身着装甲潜伏在阴影中,绿眼睛闪烁着危险的光芒,显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位“星条旗入侵者”。史蒂夫的超人类力量将迎来新的挑战,而这场战斗的意义远不止于击败敌人——它将重新定义“美国队长”在新时代的使命。

2026年12月18日,漫威电影《复仇者联盟:毁灭日》(Avengers: Doomsday)将在影院上映。这是自2018年《复仇者联盟3:无限战争》后,“复仇者联盟”IP时隔七年半的首次全员集结(宇宙时间线约五年)。这一次,MCU的第二任美国队长山姆·威尔逊(安东尼·麦凯 饰)将扛起领导大旗。根据《雷霆特工队》片尾彩蛋和《美国队长4:新世界秩序》的剧情,山姆已在盾牌的“授权”下领导团队近五年(2028年底),但重组复仇者的进展似乎并不顺利——政府支持的“新复仇者”不得不暂时接过了守护世界的重任。

而“毁灭日”的威胁,远比想象中更严峻。维克托·冯·杜姆的实力可能超越灭霸(Thanos)——这位“永不退缩”的暴君,正是英雄们存在的意义:无论多强大的敌人,他们都选择“站起来,再打一天”。正如史蒂夫将盾牌交给山姆时所坚信的:“他已经准备好成为领袖。”当末日降临,当希望濒临破灭,山姆·威尔逊终将戴上那面红、白、蓝相间的盾牌,用史蒂夫的话说出:“我能打一天。”

从史蒂夫·罗杰斯的“冰封解冻”到山姆·威尔逊的“盾牌传承”,从漫画中与毁灭博士的宿命对决到电影里的全宇宙危机,2026年12月18日,让我们走进影院,见证山姆·威尔逊如何用史蒂夫的盾,续写“我可以打一天”的传奇吧



版权声明: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外,均为本站原创或编译,转载请注明来源:从冰封战士到传奇传承:美国队长的永恒之战与漫威宇宙的新篇章

发表回复